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對中學生自主學習效能之研究-賴怡勛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對中學生自主學習效能之研究

作者:賴怡勛  整理

壹、         前言

整合資訊科技對於英語教學在高等教育環境中的影響非常重要。一個系統性的回顧研究表明,整合資訊科技在教學中對於提升學習效果有著積極的影響。這種用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可以極大地提升教學的效果,尤其是在語言教學中。

根據文獻資料,引用Davis2007)的觀點指出,整合資訊科技可以在英語教學中達到幾個重要的目標,包括提供視覺影象以幫助認知收益,加強學生的動機和參與,並且促進學習與教學的效率。

另外,參考資料中也提到,在英語教學中整合遊戲化教育平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促進他們的參與度,對於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

總的來說,整合資訊科技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參與度,並促進英語語言技能的全面發展。

貳、         正文

一、           資訊科技學習外語之困境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固然帶來許多好處,但也伴隨著一些學習困境。其中一個主要的困境是數位落差。許多學生可能沒有足夠的裝置或技能來有效地利用資訊科技進行英語學習,這會造成不公平的學習機會。此外,數位工具可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習效果不如預期。

另一個學習困境是教師的專業發展。許多教師可能缺乏足夠的資訊科技能力和教學策略來成功地整合資訊科技到英語教學中。這可能會導致教學質量不一致,並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

最後一個困境是資訊科技的適當運用。雖然資訊科技可以豐富英語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但不當使用可能導致過度依賴科技,缺乏真正的學習體驗。這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

總的來說,雖然資訊科技在英語教學中帶來許多機遇,但我們也要注意到存在的學習困境,並積極應對這些挑戰,以確保學生從中受益並取得良好的英語學習成果。

二、           對於師生間的影響

資訊科技的融入對英語教學的教師有著重大的影響。首先,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數位教學工具和平臺。這包括學習使用線上教學平臺、應用程式、數位學習資源等來設計課程和教學活動,這也要求他們不斷地學習和更新技能。

其次,資訊科技的融入擴大了教師的教學工具和資源的範圍。利用技術,教師可以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多媒體教材和互動教學工具,這豐富了課程內容,並有助於吸引和激勵學生。

此外,資訊科技的融入也改變了教學風格和方法。教師可以利用數位平臺進行個性化和靈活的教學,開展融合式教學或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更開放的環中進行學習。

然而,這也帶來了挑戰。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數位素養,並花費時間和精力適應新技術和平臺。此外,資訊科技的融入也可能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角色和互動模式。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調整教學方式,以確保有效地整合資訊科技到英語教學中,同時保持教學質量和學生關

根據研究,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對學生具有積極影響。透過使用資訊科技,教師能提供更豐富的教學內容並增進互動性。同時也有許多正面影響。首先,資訊科技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更好地準備課堂,並能夠激發教師使用吸引人的資源,使課堂更具吸引力。其次,在課堂中使用科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加社互動動,產生積極的成果,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資訊科技的應用還能幫助教師個別指導學生,並提供即時回饋。此外,多媒體科技的整合更有助於促進學習過程,改變教師的教學角色。學生能透過多媒體學習英語,提高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此外,資訊科技的使用也能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成效與英語能力。這些成果對未來的英語教學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相反的,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首先,過度依賴科技教學可能限制了教師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也有可能導致學生增加心理健康問題,因為他們在使用科技時可能會處於多重分心的狀態。

其次,過度使用科技可能導致學生對科技的過度依賴,當科技無法使用時可能會產生戒斷情緒,如憤怒、焦慮和絕望。此外,雖然科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過度使用科技可能會導致學生過度依賴科技而忽略其他學習方面,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

最後,一些研究還指出,儘管科技的應用日新月異,但教師對於科技的使用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陳舊和限制,這可能會影響教學效果。

三、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與寫作的關係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對寫作有著重大的影響。首先,學生透過資訊科技可以輕鬆地存取各種寫作資源,包括線上文字編輯軟體、語法校正工具、同義詞辭典等,這些工具可以協助學生提高寫作技巧以及撰寫效率。

其次,資訊科技的融入也擴大了學生的寫作舞臺,他們可以透過部落格、社群媒體、網路論壇等平臺進行文字交流,這有助於讓學生更具主動性地展現自己的寫作作品,並能夠獲得更為即時的回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過度依賴資訊科技也有可能削弱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因為這些工具有時會使學生忽略基本的語法、拼寫等問題。所以在融入資訊科技的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謹慎地引導學生平衡運用這些工具,並且培養其自主學習、批判思考的寫作能力。

然而,負面影響也可能出現。例如,過度依賴電腦可能使學生忽略了手寫作業的訓練,導致書寫能力下降。此外,學生在使用電腦寫作時也可能受到拼字和語法檢查工具的影響,導致他們對於自己的錯誤容忍度增加,無法提高自我編輯的能力。

因此,教師需要在資訊科技融入的寫作教學中,平衡使用電腦輔助和傳統寫作方式,幫助學生發展全面的寫作能力。同時,也需要加強對於語法、拼寫等基礎知識的教導,並鼓勵學生多加練習,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技巧。

總之,資訊科技的融入為英語寫作教學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應用科技的同時不損害傳統寫作技能的學習。

四、           教師自製教學教材

資訊科技的融入讓教師有許多機會製作自己的英語教學教材。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影片編輯軟體製作多媒體教學教材,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提升教學效果。此外,也可以利用簡報軟體製作精美的教學投影片,用於說明英文語法、詞彙等知識點。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網上學習模組,讓學生透過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並在課堂上進行更高層次的知識討論和互動。

這對教學方法帶來了重大變革。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多媒體工具來設計課程,比如製作網路課程、影片教材、和互動式學習教材等。透過這些教學教材,學生可以更加輕鬆地理解英語知識,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但也應該留意,教師在製作這些教學教材時,需仔細檢視其內容,確保其符合教學目標,並且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製作自製教學教材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資訊科技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並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在製作教學教材時需要注意平衡資訊科技的運用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應用,確保教學資源能夠有效地支援學生的學習

五、           課程設計

資訊科技在英語教學課程設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師可以整合各種數位工具和平臺,例如線上學習系統、多媒體資源、遊戲化學習等,以提升課程的互動性和吸引力。透過使用數位化學習資源,教師能夠打造更具彈性的學習環境,並提供個人化的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此外,資訊科技也可被運用於評量和反饋,例如透過網路測驗和數位作業來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提供即時回饋和指導。

在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運用電子白板、線上學習平臺、多媒體教材等資源,以提升教學效果。透過電子白板,教師可以引入互動式內容,例如音訊和影片素材,使課堂更活潑有趣。此外,線上學習平臺可以供應額外資源,如練習題、課外閱讀材料和線上測驗,以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材,例如影片和互動式遊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這些資訊科技融入的教學工具,教師能夠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多元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技能。總的來說,資訊科技的融入為英語教學帶來更多元化和有效性。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課程設計的細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學工具的多元運用:透過使用各種線上工具和平臺,教師可以自由設計合適的英語課程,並引導學生使用新的學習工具。除了線上學習系統,還有多媒體資源、遊戲化學習等方式。

2.         學習情境的創造:資訊科技融入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將課堂學習連結到真實生活情境與社會議題,並能探索異質議題,培養跨領域素養能力。

3.         數位評量和即時反饋:資訊科技的融入也可被運用於評量和反饋。教師可以透過網路測驗和數位作業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即時提供回饋和指導。

六、         反思與改進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課程後需要進行反思,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需要反思資訊科技對於學生學習的實際影響。這包括學生在使用不同數位工具和平臺時的學習成效、學習動機是否提升以及對學習數位英語內容的態度等方面。

其次,需要考慮資訊科技在課程設計中所面臨的挑戰。例如,學生對於不同數位工具的熟悉程度、裝置和網路連線的限制、以及教師在整合資訊科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等。

另外,在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之後,教師需要進行充分的反思來評估這一過程的影響。這包括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估,包括他們在使用數位工具和平臺時的表現,以及學習動機和態度的變化。同時,教師需要考慮到資訊科技在課程設計中所帶來的挑戰,並思考如何克服這些挑戰以提高教學效果。最後,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角色進行反思,以保證資訊科技的融入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後,教師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改進:

1.         規劃更具體的數位工具使用:評估過程中,教師可以確定是否使用了最適合的數位工具,然後調整或最佳化工具的使用,以更好地支援學生學習。

2.         適應性教學設計:教師可透過資訊科技實現更具彈性的教學設計,包括對不同學習風格和能力的學生提供定製化的教學內容。

3.         學生參與度的調整:透過資訊科技教學後,教師可以考慮學生參與度的變化,並透過多組資源、小組合作和更具互動性的活動來改進。

透過這些方法,教師可以不斷最佳化和改進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最後,教師也需要考慮資訊科技對於自身教學方式和角色的影響。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可能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角色,因此需要反思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調整和發展自身的教學策略。

 

七、         備考建議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的建議包括:

1.         學生為中心:成功整合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關鍵是基於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教師應該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和合作。

2.         選擇合適的數位工具:確保選擇的工具符合教學目標,並且能夠有效地應用於英語教學中。例如,使用互動式學習平臺或者線上影音教材來豐富課堂教學。

3.         授課靈活性:透過資訊科技,教師可以提供更具彈性的學習方式,例如錄製課程影片以供學生自主學習,或者設計網路討論區便於學生間的討論。

4.         學生參與度:利用線上投票、討論區和線上測驗等工具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互動性,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學習中。

5.         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影音、互動式教材等,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這些建議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整合資訊科技於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效率。必要時教師可以參考前人在整合技術於英語教學的成功案例和經驗,例如使用科技提高學習動機和促進學習成效。

參、         結論

透過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教師能夠提供更多樣化和互動式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且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利用多樣的數位工具和平臺,教師可以創造更具啟發性的教學場景,並且使學生更輕鬆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同時,資訊科技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靈活性和教學資源,有利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綜上所述,透過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我們可以看到嶄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生的積極參與。這種整合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還可提高學習動機,擴大教學方式,並增進真實世界的溝通技能。然而,在實施這種整合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平衡教育技術的使用和傳統教學方法之間的關係。總的來說,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同時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工具和資源。總的來說,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為教育帶來了許多正面的影響,對於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著積極的助力

肆、         引注資料

1.              林淑媛(2003)。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實務探討。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在職專班研究:碩士論文。

2.              陳劍涵2016)。翻轉的國中英語教室:App融入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碩士論文。

3.              EnglishOK20240130日。取自 : https://www.englishok.com.tw/information/education-frontier/electronic-tool-english

4.              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第五十一輯第一期,頁31-62

英文短篇故事閱讀及單字發展對於高職生之研究

 

英文短篇故事閱讀及單字發展對於高職生之研究

作者:賴怡勛  整理

壹、         前言

研究顯示,從「聽」開始進入學習英語,才是順應學生英語學習發展、本能的學習方式。在專家眼中,如何判斷學生是否真正擁有「英聽力」?根據研究顯示,聽力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任何語言的學習順序原本就是先「聽」再「說」,接著才進入「讀」與「寫」,從嬰兒學習語言的過程就能印證。從語言溝通的歷程來看,「聽」所佔的時間比重,比「說」、「讀」、「寫」要高出許多。台大語言學研究所教授蘇以文表示,溝通時,「聽」的時間至少佔40%,有些研究的數據更高達50%以上。

貳、         正文

一、           高職生學習背景

一般高中職的學生在英語學習各方面有著許多的個別差異存在,社經地位高的學生往往家中可以獲得家長有許多資源投資,讓學生去補習。但是,相反地,在高職端,普遍都是英語低成就學生,而且僅僅能在學校學習一週兩節的英文課,語言的刺激較少,因此更讓教學者認為更應重視這一群孩子們。

但是在高職一週的課程中,要如何能夠使學生在快樂學習中又能夠真正達到其學習成效實令教學者傷透腦筋。於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者必須不斷思索要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才能夠使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是掉入枯燥乏味的課程循環中,而是帶著滿滿的學習熱忱進入英語學習世界中。

拜目前教學科技設備日新又新,幾乎每間教室都可提供電腦、單槍投影機,結合書商提供的電子教材進行教學,有著多元豐富的聲光動畫刺激著實使學生提升了學習興趣,然而由於多媒體能呈現多重感官刺激,並且能讓使用者實際操作與控制學習速度、內容與順序,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與記憶保留,然而沈中偉(2008)指出應秉持以「學習為本、科技為用」的理念,將科技或教學媒體當作學習工具,藉以促進有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思考技能、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建構知識。有鑑於此,教師希望能設計以多媒體為工具做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進行教學設計,讓英語教學更多元。

 

二、           學習低成就之特徵

一般人對低成就學生的特徵描述多是缺乏成就動機和內省、少主動想去改變、在校表現不佳、對自己不好的表現找很多藉口、習慣在學習上拖延、學業不能達到與能力相符的水準是因其不良之學習態度或行為所致,父母、教師甚至自己常認定低成就學生是懶惰且無高學習動機之拖延者。此外,對自己失敗的歸因多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全力以赴、學習內容或測驗太難、表現靠僥倖運氣等,尤其學習上拖延的習慣常令師長束手無策(邱上真、柯華葳等,2001)

低成就生可以依不同的定義分為不同的類型,比較常見的分為五種類型:

1.         學習能力不足或欠缺的學習問題學生:學生的學習因為生理上發展出現缺陷或遲緩造成學習低成就屬之,稱學習遲緩者或生理性學習問題學生。

2.         學習意願(或動機)低落或欠缺的學習問題學生:學生欠缺學習動機,以致他們不願意或無心去學習,稱之動機性學習問題學生。

3.         學習策略不佳或欠缺的學習問題學生:屬學生會不會學習的問題,其學習無效率、缺乏有效方法。

4.         學習機會欠缺或不足的學習問題學生:由於文化不利或經濟能力不足因素,以致缺少學習機會,稱之學習機會欠缺或不足的學生。

5.         教學不當的學習問題學生:屬於學習錯誤的學生,主要是由於學習與生活環境中重要他人的不當教學和錯誤的回饋,造成之低成就現象,稱之為課程障礙學生或文化不利學生。

三、     英文聽力重要性

聽,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根據研究顯示,聽力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任何語言的學習順序原本就是先「聽」再「說」,接著才進入「讀」與「寫」,從嬰兒學習語言的過程就能印證。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兒童教育學系教授張鑑如指出,聽覺是寶寶最先發育的感官。在媽媽肚子裡,寶寶就透過「聽」來學習語言;先聽,然後模仿成人的口語詞彙,進而開始說話。

換句話說,從「聽力」開始學習英語,才是順應學生學習發展、本能的學習方式。研究指出「英聽能力」對偏鄉弱勢地區的孩子會因經濟條件特別不利,英文文課綱也強調聽、說、讀、寫。加考英聽對學習落後的孩子應當不是減分而是加分,只要國中教師加強學生聽力,評估不需補習就足以應付測驗。

對於教學經驗豐富的學者指出,其實部分低成就學生在英語學習歷程中,聽力對他們而言反而是最容易掌握的,老師教學也比較有成就感;反而傳統的背誦讀寫才是比較「高階」的困難。

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陳超明在偏鄉七所小學,不趕教材進度,但在課堂上採用「操作式的教學」。例如教「blue」、「red」等顏色的單字,除了教拼音,也讓孩子畫出顏色,請孩子找尋教室內有 bluered 顏色的物品。回家作業還是讓孩子找出家中有這兩個顏色的物品,把東西帶到學校來,雖然以這樣方式教學,進度慢,二十六個字母要教兩個月,可是能確保孩子在課堂上都學會這些單字。一學期下來,他分別對偏鄉及都市的孩子進行聽力測驗,發現偏鄉學生的聽力並不輸都市的孩子。

如何定義優良的英語「聽」力?專家認為,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溝通,在真實世界中能夠「聽懂」傳達者所要表達的「語意」,並能適切的說出自己想法予以回應,才算真正擁有「英聽力」。

四、           低成就學生增進英文聽力策略

各分段能力指標依據語言能力、學習英語興趣與方法以及文化與習俗等方面加以敘述如下:(教育部,2000)

一、  語言能力():

1.   能辨識基本的英語語音。

2.   能辨識基本的單字、片語、及句子的重音。

3.   能辨識問句和直述句之語調。

4.   能聽懂常用之教室及日常生活用語。

5.   能聽懂簡單的句子及簡易之日常生活對話。

6.   能聽懂簡易歌謠和韻文的主要內容。

7.    能藉圖畫、布偶及肢體動作等視覺輔助,聽懂簡易兒童故事兒童短劇的大致內容。

二、  教學方法

英語科教學要成功,首重在學校及班級如何營造出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接觸英語、進而學習英語。教學之實施應配合目標進行,並透過多元化之平面及有聲教材,引導學生接觸童謠、 歌曲、節奏韻文、簡易故事、卡通等,訓練學生聽與說之能力。教學時應儘量以英語進行,以增加學生聽說之機會,並突破由教師作單向知識灌輸的模式,儘量透過情境化的活動、雙向互動的練習,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

聽力教學以語意理解為主,口說教學也以語意表達為主,並多利用教具,以增進學生對語意的掌握。閱讀方面,可運用簡易有趣之故事及短文,以提高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此外,也可利用項目表、時間表、行程表、地圖、指標等各種實際生活資料作為輔助閱讀教材。書寫方面的教學,國小階段以臨摹、抄寫活動居多,寫作能力的培養。教學實施強調適時複習,實地應用,不要求死背強記,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對於英語程度較高之學生,應視其程度,提供適當之課外補充教材,期望能儘量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五、           英聽四層次

若狹義的從英文檢定的角度看,英檢系統的題型說明聽力理解的四個層次:

層次一:聽懂關鍵字:

最常見的就是看圖聽關鍵字,例如一張有花、有草、有蝴蝶的黑白線條圖畫,試題播放:Color the butterfly red。孩子必須聽懂三個關鍵字「color」、「butterfly」與「red」,才能為蝴蝶塗上紅色。

層次二:專心聽

給孩子一段小短文,試題會故意唸錯其中的關鍵字,並請孩子圈出唸錯的單字,用以測驗孩子是不是有專心聽。例如短文描述打棒球(baseball)的樂趣,但部分句子的聲音卻播出籃球(basketball)的發音,如果沒有專心聽,容易漏掉唸錯的關鍵字。

層次三:理解力

是一張街廓圖,上頭標出超市、學校、加油站、圖書館、公園、運動場……等標的物。試題是一對母子討論下課後去哪的對話,內容有大量的交通、方位指引。孩子必須擁有左、右等關於交通「方位」的概念,才有辦法作答。

層次四:預測力

預測的能力是聽力的重要技能,包括語言預測及非語言預測。前者指的是聽句子的結構或文法,後者則需要用到聆聽者所擁有的背景知識。邱靖媛說,聽之前的預測,可以讓孩子提前進入聽力內容的情境。開始播放時,孩子可以很快進入狀況,不會錯過重要信息。而預測力養成了,對接下來所要聽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一旦心裡有底,也就容易產生學習自信。

    常預測力的考題會考「回應」,例如一段發生在牙醫診所的醫病對話,當醫生完成提問時,考題選項也許請孩子圈選病人接下來可能的回答。

以聽力預測的練習來看,邱靖媛會先教孩子在放音前看一遍試題,找出關鍵文法。例如文中有過去式時態,那麼這段對話可能發生在昨天;再看關鍵字有 dental clinic,大致就能了解,這是篇發生在牙醫診所的對話。那麼孩子就可以預期,答案的選項不會是選在運動場或公園中的情境。

六、         自我檢測聽力方法

整理者想要跟大家分享在自身學習的情況下,「自己」如何增進英語聽力能力:

1.         對症下藥、持續練習

最重要的一點是:「聽力是得持續練習的。」這並非一時半刻就能進步,不像閱讀,只要單字量增加,文法觀念正確,就可以讀懂、抓到一篇文章的大意。
聽不懂文章與看不懂文章有所不同,聽不懂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層面,例如:單字量不夠、不知道單字的發音、不知道單字意思、腔調、速度問題,抑或因為腦袋會忍不住翻譯成中文,而漏掉其他對話內容等等。所以,聽力要進步就要對症下藥。先找出自己是哪些方面有問題,再著手改善。一旦方向明確,進步才會快。

2.         藉英文雜誌訓練聽力

提升自己英文聽力的第一步是:翻閱自己感興趣的英文雜誌。藉由訂閱英文雜誌(如果沒有也可以去圖書館借),我這是很好的學習來源,不只閱讀能力可以提升,同時還能增強聽力。每本雜誌都會附教學CD,內有文章講解以及文章朗誦的音檔,雜誌內容也相當多元。學生可以將雜誌的音檔傳到手機裡,利用走路上下學的時間來聽。每篇文章通常都是先聽一兩遍,大概對文章的主題內容有概念後,再來看文章,閱讀完畢後,將雜誌闔上,再聽一遍,這時就會發現有哪些單字或句子,是第一次聽時,所聽不懂的。這時回頭再看一次聽不懂的地方,同時重複播放這一段,去熟悉單字的發音和腔調,如此一來,下次再聽時就能聽懂了。在這過程中,經常發現很多聽不懂的片段或單字不一定能馬上讀得懂的,但有時因為字和字的頭尾音黏在一起而聽不出來,因此用這種方式去對照,就可以很快發現問題所在。

3.         利用網路影片提升聽力

除了聽雜誌外,也可以去Youtube找各種有趣的影片來看。像我會搜尋一些Ted的演講,還有英國、澳洲自製的影片。其實聽Ted是滿好的練習,因為通常都會有字幕,可以先不開字幕或開英文字幕聽一次,再看中文。演講主題多樣,富有教育意義,時間也不會很長,可謂一石二鳥。如果想要有趣且生活化、口語一點,就可以看youtubers的影片(但難度比較高),聽英文歌、ICRT或是找影集、電影來看也是不錯的選擇。

4.         持之以恆是成功不二法門

如果知道自己的英文聽力不是很好但有心改善的話,那從下定決心時就要開始練習,這樣加強下來,英聽考試基本上就不用擔心,甚至英檢中高級初試也能通過。所以,只要有心練習,對症下藥,持之以恆,還是能慢慢進步,達到自己的目標!

學生要認真練習英文聽力,不只是因為參加模擬聯合國需要這樣的能力,還因為英文是國際通用的語言,第一手資訊或是國際新聞,如果具備較佳的英聽能力就能快速接收。此外,具備這樣的能力,也能看英美影片,無須翻譯,增添樂趣來源。另外,往後如有機會出國自助旅行,或是接待外國人,交外國朋友,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因此,英聽的學習和應用其實相當融合於生活之中,不必只為了考試和檢定,那永遠都不是學習真正的目的。

七、         備考建議

的確很多人的英文是卡在聽力的環節,在眾多方法中,可先從影片學習法切入,也就是如何從 YouTubeNetflix TED 等影片網站中練習聽力。以下會先介紹三種影片聽力練習法,以及這些方法的優缺點。

1.        佛系學習法

有些人其實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想說反正多多益善,聽一點算一點,追劇順便練習聽力。能夠寓教於樂當然不錯,但也由於沒有明確的鎖定目標,這個方法進步幅度較平緩,需要靠很大的量才比較有自然習得的效果。加上由於沒有針對不足處去檢討,不容易去追蹤自己的進步狀況。優點是最輕鬆、寓教於樂;缺點則是進步幅度慢、不易追蹤成效。

2.      看英文字幕學習法

另一種學英文的常見方法,是把影片的英文字幕打開來,看到不會的字或用法暫停一下,查詢用法或切中文字幕。這個方法對於較進階的學習者來說是有些成效的,因為對他們來說一段話只有少數字聽不懂,這樣做可以幫他們學到這些字。這個方法的問題是,這樣做主要訓練到的不是聽力,而是閱讀。因為當你開英文字幕時,很多時候只是將你聽到的音和字幕去做比對,並不是真正的聽懂。優點是進階使用者可以從中學到單字片語;缺點則是不是練習聽力而是閱讀。

3.      N 遍學習法

有不少英文學習者提倡這個方法:同一個影片先看一次沒有字幕,第二次看英文字幕,接著反覆看 N次,到後來當你倒背如流時,聽力也就進步了。這個靠著大量重複而習得聽力的方法捲編也同意 ,但是素材的挑選就變得很重要了。如果選擇了過難或過易等不夠適合自己的素材,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上面而效果不佳。優點是若教材適當,在反覆練習下很有效果;缺點則是若教材挑選不當效果不佳又會花費大時間。

因次,筆者認為,基本上是從上述第三種類型所調整而來,重點放在了解句意。步驟分為尋找適合的材料、了解背景、訓練、準備與定期檢討四項:

1.         尋找適合的材料

找自己開心的材料當然很好,但最有效率的方法應該是去找尋最能讓自己聽力進步的材料,一般來說是比現在程度再高一階的最為適合。跨級一定還是學的到東西,但就學習效率上並不是那麼好。例如說初學者若是想要靠著看獵魔士來學英文,就不是那麼適合。那要怎麼找到適合的教材呢,我們建議幾個方向:

A.        選擇較熟悉的領域優先

喜歡追劇的可以找喜愛影星的訪問影片、喜歡玩遊戲的可以找遊戲的 review 影片、喜歡脫口秀的也可以上 Netflix 找影片。若沒有什麼頭緒可以先從 VoiceTube 找看看,或是Facebook上的智慧麵包粉專也常有一些數分鐘的短片可以參考。

B.        不要選太長的影片

C.        越長的影片重點通常內容會較發散,或是越多和說話無關的鏡頭。另外每次訓練的影片長度也應抓在最多五分鐘內(越偏初學者應找越短),影片若超過則應切成數段,分次練習。

D.        情境會決定難度,慎選情境

E.         單人演講的難度通常低於雙人對話,情境喜劇一定比羅馬時代的用語常見;青少年的語速一定遠快於長者。若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該影片,可以參考下一個方法:試聽

F.         試聽。在不事先做準備且關字幕的情況下,先聽片長約20%的內容(五分鐘的影片先聽約一分鐘)後,記錄:

a.     是否抓的到這個片段的重點?

b.    大約可以聽懂多少百分比的內容

如果a可以回答的出來,然後b的答案約在50%~75%,那這一篇就很適合你;如果b的答案高於75%,那表示這個材料你應該已經掌握的不錯,聽力重點可以放在用詞、連音甚至語調等細節;如果a沒辦法回答太多,或是b的答案遠低於50%,那可能這篇對你來說偏難,建議重新尋找難度較低的材料。

2.         了解背景

選完材料後,就要開始準備練習了。建議在開始練習前,可以先了解一些相關領域的專有名詞或主題詞。例如 Netflix 影集就可以先上 IMDB ,了解一下劇中角色的名字;或以我們有的這篇為例,我們在聽之前,就可以先上網查一下duvetcomforter,以及一些相關用詞的發音。另外我們需要準備一個可以多次記錄總時間的碼錶或是碼錶App(iOS內建碼錶沒辦法記錄總時間,我自己是用iOS上的碼錶+ Stopwatch),下一步我們會解釋要怎麼使用。

3.         練習

接著就開始進入練習。前面有說過一次練習的影片長度以最多5分鐘為限(一次的長度我們稱為一單位)。重覆的步驟一次(仍不開字幕、不中斷),並特別注意那些第一次聽不好的秒數。若相較第一次有所進步,則可能僅是平常聽的量不足,在有上下文的提示後即可了解;若連聽兩次仍不懂的地方,即表示這些部分是你現在的弱點。

4.         準備與定期檢討

訓練結束後就可以先為下一次的練習做準備。比較好的方式是依這次的內容,尋找題材類似的影片。除了難度不致於差太多外,新學到的單字或用語也有較高的頻率會一再出現,容易將它們轉為長期記憶喔。另外每一次的七個記錄點包括碼錶所按下的秒數等,可以整理記錄在同一個地方。過一陣子後可以再回看舊的影片,看看是否有所進步。

參、         結論

課堂上以多媒體為輔助教材進行英文聽力練習,例如:影片和動畫等等,來幫助學生加強練習其英文聽力。實驗前對照組及實驗組參與學生需進行聽力前測,以確認兩組學生的英文聽力能力為何。為了要探討學生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材後,是否能有效提升其學習動機,所以在進行實驗前,所有學生都需填寫問卷。經過十二週的以多媒體來輔助英文聽力的實驗之後,兩組學生需再次進行聽力後測及問卷填寫,以便於了解學生英文聽力及其學習動機的改善狀況,以及學生對於多媒體教材使用的態度和看法為何。調查後發現,實驗組學生在英文聽力上及學習動機上,均有顯著地改善及提升,對於多媒體的使用,也給予正面的看法,認為多媒體教材在他們學習英文聽力上有很大的助益,因為多媒體教材的真實性及趣味性,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能有效於學習動機的提升。

肆、         引注資料

1.              劉建廷2010)。Podcast運用於高職英語聽力理解與接受度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李菲菲2012)。多元智能英語教學方案對提升英語低成就學童聽說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              大學問。https://www.unews.com.tw/News/Info/10(檢索日期 2023/01/26)

4.              親子天下。20181008日。取自 :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8142

5.              捲捲聊英文。20200502日。取自 : https://medium.com/@qmoleenglish/%E8%A6%81%E6%80%8E%E9%BA%BC%E7%9C%8B%E5%BD%B1%E7%89%87%E7%B7%B4%E7%BF%92%E8%8B%B1%E6%96%87%E8%81%BD%E5%8A%9B-b350f583241d